第109章 开科取士,仁杰崭露头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楼小说]https://m.shulou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春寒料峭,凛冽的寒风如刀刃般刮过长安的大街小巷。然而,位于城中心的贡院却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那朱红色的大门高高敞开,门檐上的琉璃瓦在黯淡的天色下依旧闪烁着微光,宛如一只蛰伏已久、欲吞纳天下贤才的巨兽,正张开大口,等待着有才之士踏入。
今日,正是大唐开科考试的重要日子。这场考试在林羽的精心筹备下,历经数月的规划与安排,终于拉开帷幕。它承载着无数寒门士子多年苦读的希望,更是寄托着大唐朝堂变革的深切期许。对于许多出身贫寒的学子而言,这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契机,是通往仕途、施展抱负的光明大道;而对于朝堂来说,这是一次选拔新鲜血液、革新政治格局的关键尝试。
林羽身着一袭庄重的黑色官袍,官袍上绣着精致的银色丝线,勾勒出象征权力与地位的图案。头戴乌纱帽,帽翅随着他的走动轻轻晃动。此刻,他神色严肃,迈着沉稳的步伐在考场中巡视。他深知此次考试意义非凡,不仅关乎朝堂未来的走向,更关乎他对武媚许下的庄重承诺。每一步踏在考场冰冷坚硬的石板路上,都仿佛带着千钧重担与神圣使命。他目光如炬,犀利地扫视着考场的每一个角落,从考生们的神情到监考人员的举动,从考场内的布置到试卷的摆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只为确保这场考试的公平公正。
考场上,众多士子们正沉浸在紧张的答题氛围中。他们有的眉头紧锁,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咬着笔杆苦苦思索;有的则下笔如飞,墨汁在洁白的试卷上迅速蔓延,显然是文思泉涌。而在这一众考生之中,一位年轻士子尤为引人注目。他身姿挺拔如松,面容坚毅,眼神中透着自信与沉稳,此人正是狄仁杰。狄仁杰自幼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慧,家中虽不算富裕,但父母倾尽全力供他读书。他整日埋首于经史子集之间,饱读诗书,心怀报国之志。此次听闻朝廷开科取士,特意选拔寒门子弟,他毫不犹豫,毅然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的求仕之路,满心期望能在此一展抱负。
笔试的题目涵盖经史子集、治国方略、民生实务等诸多方面,难度颇高,旨在全方位考察考生的学识与能力。狄仁杰拿到试卷后,并没有急于下笔,而是先深吸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随后仔细研读每一道题目。他的目光在试卷上缓缓移动,脑海中迅速梳理着思路。不一会儿,他便运笔如神,在试卷上洋洋洒洒地写下自己的见解。谈及治国方略,他条理清晰地阐述着
“以民为本,轻徭薄赋,选贤任能”
的观点,从古代贤君的治国之道,到当下大唐的国情分析,层层递进,有理有据;论及民生实务,他结合当下社会现状,详细分析了百姓生活的困苦之处,进而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如兴修水利,规划着如何在各地因地制宜地修建水渠,以确保农田灌溉;发展农桑,阐述怎样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提高产量;改善商业环境,探讨如何减少关卡盘剥,促进商品流通等。
待笔试结束,紧接着便是面试环节。狄仁杰从容不迫地走进面试考场,他步伐稳健,神色平静。走进考场后,先向考官们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随后镇定自若地站在考场中央。面对考官们提出的各种刁钻问题,他丝毫没有慌乱。一位考官问道:“若边疆突发战事,而国内粮草储备不足,你当如何应对?”
狄仁杰不假思索地回答:“可先从周边郡县紧急调配粮草,同时发动当地百姓进行短期的粮草筹集,以解燃眉之急。再者,可与周边友好国家协商,暂时借调部分粮草,承诺战后以其他物资偿还。与此同时,需迅速组织兵力,制定合理的作战策略,争取速战速决,减
第109章 开科取士,仁杰崭露头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