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朝堂剧变与废后之议终结[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楼小说]https://m.shulou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极殿上,那场惊心动魄的对峙仿若一场噩梦,其阴霾久久不散。对峙过后,朝堂局势恰似脱缰的野马,沿着不可控的狂野之路,一路狂奔,搅得整个大唐朝堂天翻地覆。李治端坐在龙椅之上,手中捧着许敬宗呈上的所谓
“证据”,那封书信上的字迹乍一看确有几分相似,可他内心深处,对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的忠诚又岂会轻易怀疑?这二人自他登基之初,便鞍前马后,跟随自己多年,历经无数风雨,为大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治心中五味杂陈,暗自思忖,他们怎会轻易谋反?
然而,武媚就如一条隐藏在暗处的毒蛇,此刻正不遗余力地在一旁煽风点火。她巧舌如簧,字字句句都似带着蛊惑的魔力,加之朝堂上不少官员早已被武媚暗中拉拢,受其影响,纷纷如同墙头草一般,附和许敬宗的言论,高声要求严惩谋反之人。李治身处这重重压力的漩涡中心,内心的天平在正义与无奈之间渐渐倾斜。他的眼神中满是挣扎,时而看向那所谓的证据,时而望向武媚,又看看朝堂上群情激愤的官员,心中天人交战。
最终,李治在万般无奈之下,缓缓拿起那支象征着皇权的朱笔,在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以谋反罪名将长孙无忌削去官职,流放黔州;褚遂良也未能幸免,被革职查办,流放爱州。诏书颁布之日,长安城中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乌云蔽日,天色暗沉得仿若黄昏提前降临。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恰似一把把锋利的刀刃,割着每一个人的心。太极殿外的广场上,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让人喘不过气来。文武百官身着朝服,神色黯然,如同雕塑一般静静伫立,没有一个人敢发出一丝声响,生怕这微弱的声音会打破这死寂,给自己招来无端的灾祸。
长孙无忌身着素色囚服,那曾经笔挺如松的身躯此刻微微佝偻,仿佛被命运这沉重的巨石压弯了脊梁。他曾经威严庄重的面容,如今布满了憔悴与愤懑,岁月的痕迹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两名身形魁梧的侍卫手持长刀,寒光闪烁,一左一右如恶犬般紧紧押着他。长孙无忌心中满是不甘,用力挣扎了一下,试图摆脱侍卫的钳制,可那冰冷的镣铐却无情地在他手腕上磨出一道道血痕,殷红的血顺着他的手臂缓缓流下,滴落在冰冷的石板上。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坚毅而悲愤,穿过层层宫墙,直直望向太极殿的方向,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恰似要将这世间的不公焚烧殆尽。
“陛下!”
长孙无忌的声音颤抖着,带着无尽的沧桑与悲凉,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声音中饱含着对李治的失望与痛心,“老臣自太宗皇帝在位时便鞍前马后,为大唐江山殚精竭虑,历经无数风雨,一片忠心,可昭日月!如今却遭这奸佞小人许敬宗恶意诬陷,落得如此下场,天理何在啊!”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几近嘶吼,脸颊因激动而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每一根青筋都仿佛在诉说着他心中的冤屈。
李治在病榻上,远远看着这一幕,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苦涩、无奈、愧疚各种滋味交织在一起,搅得他内心翻江倒海。他看着曾经如父如师的长孙无忌,那个辅佐自己登上皇位,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肱骨之臣,如今却沦为阶下囚,心中满是不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痛苦与挣扎,苍白的手紧紧攥着被角,指节泛白,仿佛要将这被角当作命运的绳索,试图借此挽回一些什么。“舅舅,朕又何尝不知你忠心耿耿,可如今朝堂之上,武媚势力如日中天,众多官员受其蛊惑,纷纷施压。朕若不处置,朝堂恐生大乱,朕实在是两难啊!”
李治在心中暗自悲叹,他的嘴唇微微颤抖,却终究无法将这些话说出口。
广场上的官员们,反应各异。有的面露不忍,悄悄别过头去,不敢直视长孙无忌那悲愤的眼神,仿佛多看一眼,心中的愧疚便会将自己淹没;有的则眼神闪躲,犹如做错事的孩童,生怕
第108章 朝堂剧变与废后之议终结[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