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途大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章 武媚献策,朝堂再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楼小说]https://m.shulou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武媚微微皱眉,神色认真,“边疆募兵的军饷、武器装备、粮草物资等全部由国家财政支出,确保他们无后顾之忧。腹地府兵的武器装备,国家提供一部分,如精良的兵器、铠甲等,府兵自行准备一部分日常用品,以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同时,加强边疆与腹地的物资运输通道建设,保障战时物资能够及时调配。”

    武媚话音刚落,朝堂上便响起一阵议论声。礼部尚书李崇义率先站出来,拱手说道:“皇后娘娘所言虽有道理,但混合制实施起来难度不小。如何协调边疆募兵与腹地府兵的关系?一旦战事爆发,两者如何协同作战?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户部尚书王宏也面露难色:“确实,混合制下,财政支出的分配也需谨慎考量。既要保障边疆募兵的高额费用,又不能忽视腹地府兵的基本需求,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财政混乱。”

    这时,林羽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皇后娘娘,诸位大人,卑职也有一策。不妨采用平战结合的兵制模式,平时以募兵制组建常备军,这些募兵经过严格选拔和长期专业训练,作为国家军事力量的核心,常年驻守边疆和重要军事据点,确保国防安全。而府兵制作为预备军,从各地均田户中选拔,平时务农,农闲时进行基础军事训练,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

    “一旦发生战争,”

    林羽神色坚定,继续说道,“府兵迅速按照募兵制的管理模式进行整合。将府兵编入各个作战单位,与常备军协同作战。统一军令,由经验丰富的将领指挥。在训练上,府兵在战前进行短期强化训练,快速提升战斗能力,以适应战争需求。如此一来,既能保证平时军事力量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又能在战时迅速扩充兵力,且在财政方面,平时无需负担大量府兵的高额军费,减轻了财政压力。”

    武媚听完,微微点头,若有所思:“林侍郎所言,确有独到之处。本宫与林侍郎的兵制虽在出发点上都是为了结合募兵制与府兵制的长处,提升我大唐军队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但在具体运用上,本宫按地域划分,边疆战事多,以募兵长期驻守应对;腹地安稳,以府兵兼顾农事与国防。而林侍郎是平时募兵为常备军,府兵为预备军,战时府兵再融入作战体系。”

    林羽恭敬地回应道:“皇后娘娘圣明。卑职的平战结合兵制,更注重战时的快速应变,府兵平时分散,战时集中整合;娘娘的混合制则强调平时不同地域兵制的差异化管理,各有侧重。”

    吏部尚书孙平这时插话道:“从管理角度看,皇后娘娘设立军事协调司,平时就注重募兵与府兵的协同;林侍郎则是战时才统一管理,这对指挥体系的要求可大不一样。”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时,兵部员外郎赵康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诸位大人,下官也有个想法。是否可将募兵制再进一步细分,分为长期募兵和短期募兵。长期募兵,招募年龄在十六至四十岁之间的男子,他们在军队中服役,接受系统且长期的军事训练,成为军队的中坚力量,退役后回归家乡。而短期募兵,招募年龄在十六至二十岁之间的男子,他们在军队中当兵两年,这两年里接受基础的军事训练,培养军事素养和纪律意识。两年期满后,转为府兵,回到家乡务农,农闲时参与府兵的训练。如此一来,短期募兵在年轻力壮时接受军事训练,提升了自身素质,转为府兵后,也能为府兵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提高府兵的整体素质。而且,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募兵制带来的财政压力,毕竟短期募兵服役时间短,所需的军饷和物资相对较少。”

    此言一出,朝堂上又是一阵热议。有人点头表示赞同,认为这确实是个提升募兵和府兵素质的新思路;也有人面露疑虑,担心短期募兵与府兵的衔接以及训练的连贯性等问题。

    李治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越发纠结。他深知,兵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大唐的兴衰。良久,李治缓缓开口:“诸位爱卿,这两日朝堂上关于兵制改革的辩论,让朕看到了诸多思路和建议。此事关乎我大唐的长治久安,不可草率决定。朕命兵部,将这两日的辩论内容详细整理,结合各方观点,完善兵部兵制改革方案。方案需充分考虑兵制的可行性、财政的承受能力、军队的管理与指挥等多方面因素。待方案完善后,再行朝议。”

    众大臣领命。随着李治这句话落下,这场激烈的朝堂辩论暂时画上句号,但众人都明白,兵制改革的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

    。

第68章 武媚献策,朝堂再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