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途大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 突厥反叛,萧嗣业兵败流放[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楼小说]https://m.shulou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 当萧嗣业的军队追到一片山谷时,突厥的伏兵突然从四面八方如鬼魅般涌出。山谷两侧的山坡上,突厥骑兵如猛虎下山般迅猛冲下,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瞬间,唐军的退路被截断,陷入了绝境。前方,突厥的主力部队也掉转马头,气势汹汹地向唐军发起了猛烈攻击。刹那间,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整个山谷仿佛变成了一个人间炼狱。唐军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无法逃脱的死亡牢笼。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萧嗣业顿时惊慌失措,原本镇定自若的神情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惊恐与慌乱。他的双手微微颤抖,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他匆忙下达作战指令,然而,由于过度紧张和指挥混乱,这些指令不仅未能有效组织起唐军的抵抗,反而让士兵们更加不知所措,队伍陷入了混乱之中。士兵们只能各自为战,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合力。突厥骑兵在唐军阵营中肆意砍杀,如入无人之境,唐军士兵们纷纷倒下,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损失惨重。

    尽管唐军士兵们怀着必死的决心奋力抵抗,但在突厥的优势兵力和精心布局下,败局已定,回天乏术。萧嗣业见大势已去,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悔恨。他望着战场上惨烈的景象,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此时他已别无选择,无奈之下,只好率领残军突围。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后,他们终于突出重围,但此时的唐军已伤亡过半,元气大伤。曾经整齐的队伍变得七零八落,士兵们疲惫不堪,身上伤痕累累,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恐惧。

    萧嗣业兵败的消息传回长安,朝堂上下一片震惊。大臣们纷纷面露惊愕之色,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李治得知此次战败损失惨重,心中的怒火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难以平息。他认为萧嗣业身为领军大将,却轻敌冒进,指挥严重失误,导致大唐军队遭受重创,边疆百姓陷入苦难的深渊,其罪不可饶恕。在朝堂之上,李治满脸怒容,言辞严厉地下令将萧嗣业革去官职,流放岭南。

    此时,朝堂上一片寂静,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轻易出声。李治强压着怒火,开口问道:“如今突厥猖獗,边疆危在旦夕,谁能担此重任,去平定叛乱?”

    一时间,朝堂上鸦雀无声,众人皆在心中权衡利弊,不敢轻易请缨。毕竟,此次突厥叛乱来势汹汹,且刚刚击败了名将萧嗣业,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就在这时,武媚站了出来,她仪态端庄,身姿挺拔,宛如一株傲雪绽放的寒梅。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如同洪钟般在朝堂上响起:“陛下,臣以为安西都护府副都护林羽,有勇有谋,曾成功平定西域叛乱,此次不妨让他一试。”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有些大臣面露疑虑之色,他们认为林羽虽有功劳,但资历尚浅,且突厥与西域叛军实力悬殊,担心他难以胜任如此重任。而另一些大臣则想起林羽在西域的出色表现,他那过人的智慧和果敢的勇气,觉得他或许能创造奇迹,纷纷表示赞同。

    李治陷入了沉思,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林羽在西域改良火药、制作火铳、平定叛乱的种种事迹。林羽那坚定的眼神、冷静的指挥,仿佛就在眼前。片刻后,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林羽临危受命,即日起,升任平叛大军主帅,即刻出征,务必平定突厥叛乱!”

    林羽接到任命时,心中既感到意外,又充满了强烈的责任感。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无比,突厥的实力不容小觑,且刚刚经历了萧嗣业的兵败,士气低落。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他迅速交接了安西都护府的事务,马不停蹄地赶赴长安。一路上,他日夜兼程,不辞辛劳,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平定突厥叛乱,还边疆百姓一个安宁。

    抵达长安后,他来不及休息,便立刻入宫面见李治。在朝堂上,他身姿挺拔,神情庄重,向李治立下军令状,发誓定不辜负陛下的信任,定要将突厥之乱彻底平息。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响彻朝堂,让在场的大臣们都为之动容。

    上任后,林羽没有急于出征,而是先仔细研究了突厥的军情和战场形势。他深知突厥骑兵机动性强,擅长突袭,若贸然进攻,很可能重蹈萧嗣业的覆辙。于是,他一面整顿军队,鼓舞士气,亲自到军营中慰问士兵,与他们同甘共苦,讲述战斗的意义和必胜的信心,让士兵们重新燃起斗志;一面派人深入突厥境内,刺探情报,了解突厥军队的部署和动向

    。他在营帐中,日夜翻阅着情报资料,仔细分析着每一个细节,试图从中找到突厥军队的弱点和破绽,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充分的准备。

    写后的内容是不是更精彩了?如果你希望我继续丰富林羽平叛的情节,或者增加更多人物互动,都可以告诉我,我会进一步完善。

第64章 突厥反叛,萧嗣业兵败流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