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难断的家务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楼小说]https://m.shulou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杜青哭丧着脸让姜远随他回家,姜远也挺好奇,到底发生了何事,居然让一贯懒散,天塌下来当被盖的影侠生无可恋。
“那兄弟就过去看看。”姜远的手搭在杜青的脖子上,勾肩搭背的往新村而去。
上官沅芷下了马车后,转身扶住伍老头下车,柔声道:“师公,您老人家慢点。”
上官沅芷将伍老头搀扶下了马车,这才恭声道:“师公,刚才徒孙夫君口无遮拦,望师公莫怪。”
伍老头慈祥的笑道:“丫头,你这夫君有大智慧啊,他有利国利民之心,老夫甚喜。”
上官沅芷听得伍老头夸赞,心中如灌蜜:“师公抬爱,徒孙替夫君谢过。”
“这些时日,老夫常来鹤留湾,见得此处山青水秀,这新村也与众不同,那砖厂水泥窑老夫也去看过,确实不同凡响。”
伍老头握着紫竹杖,在上官沅芷的陪同下,慢悠悠的走在干净整洁的水泥道上,看着来往的行人,不管是做工的民夫,还是鹤留湾的原住村民,个个都精神饱满,眼中皆有亮色,又赞道:
“你夫君能将这样一个破庄子建成这般,村中百姓眼中皆有希望之光,的确非一般人所能为之。只是…”
“只是如何?师公但请明言。”上官沅芷连忙问道。
伍老头轻叹一声:“他有如此才能,却只是一个闲散侯爷,就是屈才了。若是能任一方大员,定能福泽万千百姓。”
上官沅芷道:“师公,徒孙夫君说过,他一人之力微不足道,即便能让某一地的民生小有改善,那也只是昙花一现尔。”
“徒孙夫君说,若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安居乐业,需要千千万万个实干的官员,且天下百姓皆能识字,明辨是非,如此才是长久之计。”
伍老头闻言一讶:“他真是这么说的?”
上官沅芷认真点点头:“徒孙怎会欺瞒师公?徒孙夫君说,为官者不仅要文章写得好,也要识农桑,会水利、能防疫病,只有知民间之疾苦,方能为百姓谋福。”
“而百姓识字,也是天下富足的条件之一。您老也说,读书可以明心,若天下人都能识字明是非,这世间的纷争也许就会少上许多。”
伍老头闻言,双目微抬,看着笼罩在烟雨雾色中的鹤留湾,道:“你夫君的想法是好的,但要实现,却是何其的难。你可知道,为何大周百姓识字之人甚少么?”
上官沅芷微微思索了一番,道:“徒孙夫君说过,民以食为天,百姓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饱饭的问题。只有吃饱饭了,百姓手中才有余钱供家中孩子读书。
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书贵,穷苦人家根本买不起书,交不起私塾先生的束修,这也是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
“这也是你夫君说的?”伍老头再次惊讶,他没想到姜远如此年轻,又身出勋贵之家,却能一言道出根本。
上官沅芷点点头,问道:“师公,我夫君说得可对?”
伍老头笑道:“他说得对,他能看出其中之根本,难能可贵。但,他能看出来,其他人也能看出来,可这么多年了,却无人能改变,你又知为何?”
上官沅芷闻言,不假思索的说道:“徒孙夫君说,这其中关键在于,百姓的生产力不足,格物被轻视导致。”
“嗯?”伍老头侧过头来,看着上官沅芷问道:“何谓生产力不足?与格物又有何关系?”
上官沅芷被问得一愣,道:
“徒孙也不甚明白,夫君他总喜欢说些奇怪的话,师公或可找徒孙夫君问个明白。
不过,夫君又说,就如天下书贵一事,是因为纸张昂贵,印刷之术落后,若能用格物之术,将纸张的成本降低,改良印刷之术,天下书贵之事,便可迎刃而解,从而把书卖成白菜价,所有人就都能买得起书了。”
伍老头闻言,沉默良久,道:“这就是他要办格物书院的缘由?”
“是吧。”上官沅芷,笑了笑,道:
“夫君说,格物改变天下器物,子史经集古人贤言可以让人明理辨非,所以两样都要同时进行。但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人来努力,他一个人也只是起一个引导,所以夫君是想,让更多的人与他一起努力,就如…”
“就如他说修路那般,一代接一代的修!”伍老头苍老的身躯微颤,他纵横官场几十年,前后辅佐三代君王,见过的青年才俊不计其数,却从没有听过如此之言。
“好啊!丫头,你这夫君有此雄心,若天下多几个像他这样的人,何愁国不富民不强!”
伍老头紧握着紫竹杖,道:“这格物院的山长,老夫当定了!我这把老骨头,也还能折腾几年,给他开开路!”
上官沅芷闻言大喜,她搬出亲爹与公爹亲自求上门去,这老头都不肯给个准信,今日这番偶遇,得到明确答复,实是意外之喜。
“徒孙替夫君谢过师公。”上官沅芷连忙弯身行大礼。
“
第269章 难断的家务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