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请愿”临安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书楼小说]https://m.shulouxs.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既然察觉到了蹊跷,他自然想要深查到底,还天下人一个真相,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只可惜有心无力,最主要的问题是没人。
之前就说过,数年战乱使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了极大破坏。
这种情况下,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新朝通常会大批留任前朝官员,甚至就地简拔人才,以求依仗他们对当地的熟悉来迅速稳定地方。
可武从文不但没有那么做,还在江南来了一次大清洗,使得江南各地的官吏缺员更为严重。
张叔夜从汴梁带来的幕僚班子,筹备即将开始的第一次科举都捉襟见肘,天天忙得几乎没时间睡觉,哪里分得出人手查案?
就算他能狠下心暂停科举筹备也没用,一帮人生地不熟的北方人怎么调查?
随便一个配合的小吏阳奉阴违几句,就能让案件瞬间进展陷入停顿,你还挑不出来毛病,人家也忙啊!一个人当好几个人使呢!
所以张叔夜能做的只有拖,不停向汴梁上疏,请求陛下或者增派人手南下,或者干脆将李逵押回汴梁细审。
贡院贪腐案久悬不决,江南舆论逐渐发酵。
在此期间陆续有台、温两州的难民逃至临安,看着这些人的惨状,临安百姓内心愈加不满。
在他们看来,新朝武不能荡寇保民,文治纵容贪腐、草菅人命,一时间简直成了“文不成武不就”的代名词。
至于“灭金复夏”之功?
那都发生在千里之外的北方,和我们江南人有什么关系?
国家分裂不过区区数年,可对人心造成的影响,却需要更大的努力、更长的时间去弥合与重新凝聚......
华夏三年,二月二十三。
十三名身亡工人的家属突然齐聚临安,数百人身穿孝衣、手捧牌位、一路哭嚎喊冤,就像滚油中突然泼进了一瓢冷水,彻底引燃了临安百姓胸中的怒火。
百余名因赶考提前到达临安的士子率先走上街头,无数百姓或真心、或凑热闹的不断加入,上万人浩浩荡荡的围住了临安府衙。
在工人家属的悲哭声中,人群的口号从“严惩贪官”发展到“誓杀李贼”,最后变成了谩骂新朝“官官相护”。
如此规模的群体事件,临安府的差役已经不够看了,王贵急调两千城防军到场,既是维持秩序,也是防止现场演变成暴乱。
张叔夜出面安抚,解释说所有涉案嫌犯已经收押,具体案情还在调查,自己一定秉公审理,恳请大家耐心等待。
可惜人群丝毫不给面子,反而鼓噪的更厉害了,话里话外叫嚷着张叔夜也是北边来的,自然会袒护同为北人的李逵,这番说辞根本就是敷衍。
听了人群鼓噪,张叔夜倏然心惊,不但更加肯定此案另有隐情,还反应过来背后隐藏之人所图甚大!
不信任北官?那信任谁?
那些赋闲在家的、出身江南本地的弘光朝旧臣?
这是有人想要趁机复出啊!
眼看现场形势就要失控,王贵突然凑到张叔夜耳边,咬着牙问道:“张相公,我看这些刁民背后必是有人指使,不然哪能如此众口一词?要不要......”
说着右手在身体遮挡处做了个向下切的手势。喜欢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请大家收藏:
第494章 “请愿”临安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